• 当前位置:首页  成果简介
  • 农业工程(部分)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05-31浏览次数:724

    农产品高值化挤压加工与装备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该成果在国家科技支撑、863计划、948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国家火炬计划、国家重点新产品等12项国家、省部级课题资助下,以挤压技术为出发点,经过多年努力,在挤压关键技术、挤压装备应用以及挤压机性能提高等方面取得突破。

    研究了分流冷却和整流挤压的稳态化物料成型技术,建立了挤压与酶反应生物转化或化学催化相结合的加工技术,突破了传统挤压简单物理加工的局限,创新了挤压机作为生化反应器的加工模式。研究了挤压螺杆柔性组合与压力-温度分段控制技术,显著提高了国产挤压机的加工适应能力。发展了热渗透处理和等离子表面喷涂技术,使挤压机关键部件的使用寿命增加了一倍,并实现了挤压机的自动化操作。相关成果通过国家及省部级验收和鉴定,整体水平国内领先。

    该成果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25项,发表学术论文129篇。在十多家食品饲料企业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创造直接经济效益43亿元。

    说明:QQ图片20160407105221

    说明:QQ图片20160407105018

    联系人:李洪军;联系电话13176221351 ;邮政编码:255049


    粮食中有毒有害物质检测、分选设备

    完成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本项目以我国主要谷物小麦、玉米、大米等谷物为检测对象,开发出基于线阵CCD技术的大流量霉变粮食无损检测筛选装置,和基于面阵CCD技术的便携式霉变粮食无损检测装置;以及结合近红外光谱和机器视觉的粮食内外部综合品质无损快速筛选装置,有效克服了传统色选技术只能检测谷物颗粒外观品质弊端,确保霉变颗粒的高效检出;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融合像素级光谱和光谱图像,获取霉菌毒素在谷物颗粒内部的分布和浓度信息,避免了传统平均化方法导致的浓度稀释,实现PPB级毒素检出,该技术还可用于谷物霉变早期预测预警,从根源上避免毒素产生和进入食物链,最终确保我国粮食安全。项目集成了光学、化学计量学、机械电子学、计算机控制、微生物学等现代技术,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和产品垄断。

    生产条件:生产厂房1000平米,设备投资600万元,现机械电子生产企业可利用原有设备。

    市场预测:我国粮食每年因霉变造成的产后损失却远远高出当年新增粮食产量,迫切需要研究一种非破坏性、客观的快速镜像检测方法,期望从源头上早期检出感染颗粒,并通过向其它主粮推广,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以及粮食食品和粮食工业制品等下游产业安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联系人:刘伟联系电话:05332782226邮政编码:255049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

    完成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国家863计划项目,生物质快速热裂解技术是实现生物质高效清洁转化的最有前景路线之一。针对传统裂解技术存在的能耗高、裂解生物油成分不稳定的问题,建立热解能量自给的先进裂解制取生物燃油装置,获得热裂解生物燃油特性与热裂解条件的关系,实现低成本稳定获取生物油。攻克了生物油改性提质技术,生物燃油品质明显改善。开发了生物油重质组分催化加氢脱氧制取液体烷烃技术,液体烷烃接近化石碳氢燃料的标准。

    通过生物燃油/柴油乳化燃油—柴油机系统中试研究,获取了生物燃油乳化燃料的燃烧特性、发动机动力特性及排放特性,生物油乳化燃料在柴油机上实现了稳定燃烧,排放指标达到0#柴油国家排放标准,生物质热解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的理化特性与柴油接近,运用于未经改装的普通柴油机,可正常启动与运行。形成采用复配乳化剂乳化生物油和柴油的生物燃油乳化燃料新工艺1个,自动化生物燃油乳化燃料加工生产装置1套。突破了工业化生产生物燃油酚醛树脂胶合板的技术,以其压制的胶合板达到Ⅰ类板要求,甲醛释放量达到E0级标准。

    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的开发,不但对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处理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解决困扰城乡环境的秸秆焚烧污染问题、减少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

    以下为工程实例:

      

    说明:2015-863-1

    生物质裂解液化装置照片

    生物油乳化燃油生产装置

    说明:IMG_0521

    生物油/柴油乳化燃料用于拖拉机测试

    联系人:李志和;联系电话18678191880;邮政编码:255049

    • 通信地址: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新村西路266号 邮政编码:255049

    • 办公地址:鸿远楼六楼 联系电话:0533-2789639
    ©2017 山东理工大学科学技术处 All rights reserved.